温柔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查看: 522|回复: 1

《大话西游》之大话周星驰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4-4-7 19:25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都说香港是文化沙漠,我赞同。甭管你怎么为东方之珠辩解,沙漠就是沙漠,香江的水加洋人的肥,沤了一百多年也白搭。

  但沙漠里也有绿色。像墨西哥那种巨大的仙人掌,跟树似的,往那一戳,触目惊心。比起平原上的“喜看稻菽千重浪”,更打眼,也更有力道,使人过目难忘。

  香港这块沙漠里,就有几株巨大的仙人掌,而且那刺儿伸到了大陆,扎得我们兴奋地嗷嗷叫。周润发算一个,锋芒直捅好莱坞,牙签加大氅加**加慢动作,帅得大家直叫“发哥”。但“发哥”毕竟还是哥,见着可以拥抱、献花、签名、拍照什么的,但基本上还属偶像崇拜那套。他是一爷,看他的电影不容易激动,不会产生丰富联想,觉得自己也成了一英雄,可以马上上街去管点儿什么闲事。周星驰就不一样了,但周星驰能让你很会心,你和他能找到一种默契,好象你俩一块儿玩儿了道猫腻,就像读王朔的书,有种共同毁人一道的快乐,所以王朔不叫王老师,叫朔爷,周星驰也不叫星哥,叫星爷。那天看网,有一网页叫“星爷专柜”,这版主悟得了真义。

  现在网友自炒的热点是《大话西游》,专题、剧本、评论、下载,一副痴迷相。据说风行的一个下载是“爱你一万年”,乃侠骨柔情的登峰造极之作,想知道“酷”的准确解释就看这个。记得还有一征集答案:你最喜欢戏里的哪句台词?“爱你一万年”之外,又给了几个答案,没我中意的,于是自己添了一条――“ONG、ONG,ONG你妈个头啊.”另下载了一首片尾曲,放在桌面上,常听常新。

  看《大话西游》是几年前的事儿了,当时没看懂,只是喜欢。

  98年从哈尔滨买了一盗版,算留个念想。前些日又从网上买了盘正版,10块钱,比盗版还便宜。不过,还是没看懂,只是越发地喜欢。

  为什么喜欢?

  特魔幻是个原因。人界的逻辑和神界的逻辑混在一起,一会儿人道一会儿神道,匪夷所思,叫彩儿的地方就层出不穷,也是我脑子跟不上的原因。夸《大话西游》,容易把功都记在周星驰账上,实际上编剧才真是一爷。能把几条逻辑的链条丝丝入扣地衔接契合,主副线安排得张弛有度,再适时地加上喜剧和悲剧的因子,成就了这样一部大戏,在当今中国编故事的人里,我看不出谁能出其右。

  再一个原因,更直接,就是从片尾曲渐起开始,作为神的孙悟空,向人世做最后的告别,也是全剧人神对话中最强烈也最煽情的一幕。我几次看到这儿几次鼻子发酸,其实是被这种典型的男性情结感动了――每个男人都渴望一把梦一样的情感,但每个男人都在这种情感面前犹疑却步,因为他们不愿承担责任。点破这层纸,可以给女士做观察男人的心思用――你发现身边的男性感动了,你就要提防他;你发现身边的男性感动了,你应该原谅他。

  周星驰胆儿大,敢碰《西游记》这大题材。这种胆儿大不像中央台的傻大胆儿,一拍西游,就把孙悟空弄成一反权威和锄邪恶的英雄,变成教科书的图象版。周星驰的神来之笔,是居然把《西游记》弄得感情丰富细腻,令人缠绵悱恻,把几百年前一瞎说八道的玩意儿变得直逼内心,催人泪下,我想,这事儿放大陆,有敢这么想的没敢这么拍的,有敢这么拍的没敢这么轻松圆熟地玩儿的。模糊了时空概念,把我们生命里的几个主题“当当当”嵌入我们的胸口,让我们觉得特不得劲特别扭,这是真读懂了《西游记》。

  中国人现在爱找乐儿,每个周末都有《快乐大本营》和《欢乐总动员》伺候着。按说这够俗的吧,可大家偏偏说自己喜欢喜剧。一说喜剧就深了,起码让人想起古希腊的三大喜剧,想起阿里斯托芬,想起鲁迅说的“喜剧是把丑恶的东西揭穿了给人看”。这一深不要紧,先把周星驰从地根儿上就灭了,称人家是“搞笑片”,而且是“胳肢人”,自己呢,就把一切连胳肢人都不笑的东西全叫“喜剧片”――拖沓的肥皂剧叫“情景喜剧”,降低成本的叫“室内喜剧”,三分钟的插科打诨叫“喜剧小品”。相应的,秃瓢儿、斗鸡眼儿、矬个儿、说话侉什么的,总之,只要生理上有点儿毛病,就成了喜剧明星。恕我不恭,赵丽蓉逝世,万人相送,说老太太人品好、有艺德我信,但要说她是“著名的喜剧表演艺术家”,我觉得就算了吧。中国还没喜剧,又哪儿来的喜剧表演艺术家?

  露怯的还不止这些。好容易能进口外国的喜剧了,却挑了一个最要不得的金.凯利――一个靠面部皮肉比常人松弛混饭的主儿。

  突然想起大姑娘相亲,都说要找个有幽默感的。谢谢。真要找,我包你嫁不出去,嫁出去了也不是中国人。因为中国人的喜剧情结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有什么幽默感。中国人目前的鉴赏水平只配看冯小刚的贺岁片和赵本山的小品。

  还是回来说周星驰吧。我觉得,拿“搞笑”灭周星驰的,完全是出于嫉妒――自己搞不来,就骂死你。给周星驰的拥趸支一招儿:以后谁再犯吱拗说周星驰“搞笑”,你就跟他说少废话你们也搞一《大话西游》给我笑笑。

  文章写到这儿有点儿呛人,但相信理还在。

  其实,周星驰的东西我也不是全喜欢,比如,我觉得他的时装片就不如古装片。但如果真往深了说,真拿鲁迅老师给喜剧下的定义衡量,周星弛的“搞笑”还确实富有思想,与其相比,我们的喜剧系列的制造者没理由不臊得慌。

  周星驰爱打岔,这是他最惯常的搞笑招数,包括那一嗓儿枭叫一样的笑,和说话总哆哆嗦嗦的吴孟达。一般来讲,周星驰只要一打岔,就说明他在调戏什么了。调戏的结果,令人喷饭外,就是颠覆和毁灭了好多东西,用时髦点儿的话讲,把大家脑子里的许多概念全“解构”了。要命的是这种解构不是儿戏,不是瞎掰,不是强加于人的――看完一琢磨,真就是这么回事儿。我个人认为,这是周星驰最牛也最让人嫉妒的地方。

  中国人爱讲文化,因为底子太老,什么都能成传统,什么都能玩得专且深,所以吃喝拉撒睡后面全可以加上文化,中国的文化也就因此没边儿没沿儿,把全世界都给吓着了。据我粗略的统计,被周星驰调戏过的,就有食文化、赌文化、偷文化、乞文化、辩文化、妓院文化、官场文化等等。或者说,泱泱大国的五千年文化,到了周星驰那儿,就剩下了这堆货色。比较狠的一个例子是《九品芝麻官》,中国历史上的青天老爷是怎么来的呢?不过是皇帝的裤衩加妓院的进修给成就的。骂得痛快。

  既调戏了中国文化,周星驰也就顺带着把中国人给图解了一遍。像官、商、侠、士、丐、妓、佛道、夫妇、父子之类,基本上做了一个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,而且是原装正版。所述虽多是民国以前的,但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找到各自阴暗的影子。我想,比较先人,只要中国人的本性还没有根本的变化,周星驰的搞笑就永远有意义,永远值得我们警戒和自嘲。

  其实,放大了说,喜剧还具有更多的功能。周星驰爱玩儿解构,爱玩儿批判,只是玩儿通了其一,而且玩儿到了极致,正应了那句话,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。不过,听说周星驰往好莱坞发展并不顺,外在的原因之外,我想最重要的是价值取向的问题,美国人对喜剧的解构和批判功能没有兴趣――他们已经玩儿过了,他们得玩儿他们生活中最关心的东西。

  看福克斯公司的“小鬼系列”和后来的“更小鬼”故事,我觉得美国人正在诉诸喜剧的功能是恐怖。现代都市里,人们对孤独、科技、进步等的恐怖被演示成那些神出鬼没的机关和让人眼晕的高楼,戏里几个可怜的倒霉蛋正代表了时刻处于恐怖中的我们自己。其实,喜剧之外,这种恐怖在其他类型的电影里表现得更多,像有关网络时代的影片,有几出戏不是让人心惊肉跳――我们快让以网络为载体的新暴力电影给霸占了。我觉得这源于人们的宿命观――网络的黑色时代不日来临,网络甚至就是个不祥之物。

  不管怎么说,我相信,喜剧弄到一定份儿上,都会让我们生出恐惧或者眼泪。不过,比较而言,我还是钟情周星驰的轻松,钟情他的《大话西游》和《九品芝麻官》们。是他带给了中国人许多别样的快乐、别样的感动,和看完后的浑身一激灵。

  要不咱们给周星驰建一纪念碑吧。

  
发表于 2004-6-13 04:16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
《大话西游》之大话周星驰

应该给啦~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温柔网 ( 浙ICP备13033583号-8 )

GMT+8, 2024-11-22 07:54 , Processed in 0.041115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